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纪功碑 唐 · 司马太贞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匈奴殄灭。窦将军燕山之功。
闽越泯清。马伏波铜柱之迹。
然则振英风于绝域。申壮节于殊方。
莫不腾茂实于千载。播芳猷于万古者矣。
大唐德合二仪。道高五帝。
握金镜以朝万国。调玉烛以驭兆民。
济济衣冠。煌煌礼乐。
车书顺轨。扶桑之表俱同。
治化所沾。濛汜之乡咸暨。
天山而池瀚海。内比户以静幽都。
莫不解辫发于槁街。改左衽于夷陋。
高昌国者。乃是西汉屯田之壁。
遗兵之所居。曲文泰即其苗裔也。
往因晋室多难。偫雄竞驰。
中原乏主。边隅遂隔。
问届我于𥩄多拔王磨局至吟靡遗启政。自皇威远被。
稽颡来庭。虽沐仁风。
情怀首鼠。杜远方之职贡。
阻重译之往来。肆豺狼之心。
起蜂虿之毒。若德聚庶贼盛无已。
圣上慜彼苍生。申兹吊伐。
乃诏使持节光禄大夫吏部尚书上柱国陈国公侯君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副总管左屯卫大将军上柱国永安郡开国公薛万均副总管左屯卫将军上柱国通川县开国男姜行本等。爰整三军。
张行天罚。但妖氛未殄。
将军逞七纵之威。百雉作固。
英奇申九攻之略。以通川公深谋间出。
妙思纵横。命前军营造攻具。
乃统沙州刺史上柱国望都县开国侯刘德右监门中郎将上柱国淮安县开国公衡智锡左屯卫中郎将上柱国富阳县开国伯屈昉左武候郎将李海崖前开州刺史时德衡右监门长史王进威等。并率骁雄。
鼓行而进。以贞观十四年五月十日
师次伊吾时罗漫山北登里绀所。未尽旬月。
尅成奇功。伐木则山林殚尽。
叱咤则川谷荡薄。冲梯暂整。
百𣙠冰碎。机旝一发。
千石云飞。墨翟之拒无施。
公输之妙讵比。大总管运筹帷幄。
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
金鼓动天地。高旗蔽日月。
长戟彗云霓。自秦汉出师。
未有如斯之盛也。班定远之通西域
故迹罕存。郑都护之灭车师
空闻前史。雄图世著。
彼独何人。乃勒石纪功。
传诸不朽。其词曰。
于赫大唐。受天明命。
化济得成。功宁山境。
荒服犹阻。夷居不定。
乃拜将军。殄兹枭獍。
谋六奇动思偫雄逞力。阵开龙胜营□庶星光旗明日色。
扬旌塞表。振威西极。
峨峨峻岭。眇眇平原
塞云暝结。朝风昼昏。
长纪洛雪。高树□今据铭功赞
侯君集高昌纪功碑986年 北宋 · 王禹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九、《小畜外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圣人之化,其行也无外;
王者之师,其征也无战。
化者声教之谓也,师者吊伐之谓也。
以德柔远,虽蛮貊而必怀;
奉天行诛,虽荒服而不匮。
是以周之薄伐,至于鬼方,未为劳也;
秦之祸衅,起于萧墙,弗能救也。
帝皇之道,今古同风。
高昌国中夏七千里,路多沙碛之艰,地无草木之利。
夏风吹人,如燎如焚;
冬风切骨,飞冰飞雪。
尝行百人,至者一二而已。
历代以来,置之度外。
高祖皇帝革隋之乱,筑唐之基。
义旗高揭以来苏,倒悬斯解;
天泽下流而怀远,犷俗知归。
今皇上躬擐戎衣,赞成王业。
当开基拨乱,必矢石以亲临;
洎嗣位守成,惟道德而是务。
遂使日月所照,霜露所加,人如子来,化乃盂覆。
万方述职,梯航极率土之滨;
诸侯勤王,玉帛小涂山之会。
高昌王曲文泰,为西戎之酋长,识南面之文明。
蝼蚁慕膻以来思,盖如舜行;
葵藿倾心而效顺,自向义之。
国家念重遐陬,礼存厚往,寻加王爵,仍许袭封。
虽恩信之弥隆,顾猖狂而未已。
恃其远地,辄恣欺天。
凡彼行商,悉邀利而遏绝;
徵之入觐,复称疾以迁延。
顾兹蠢尔之徒,动我赫斯之怒。
皇上咨询百辟,缮理六军,将兴出律之师,爰择徂征之将。
乃诏光禄大夫、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授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往讨之。
帝曰:「万里征行,师旅不得不武;
四夷率服,叛逆不得不征。
止期混一于车书,且非贪求于土地。
慎尔专征之略,副予问罪之怀」。
于是睿略风宣,人心胶固。
凿凶门而后出,设祃祭而启行。
指三苗之君,且非乐战,依九伐之法,惟仗至仁。
金鼓之响沸天,貔虎之心匪石
京观将筑,鲸鲵斩首以须封;
泰山其颓,蝍蛆举尾而何益?
故得鬼神幽赞,天地冥符。
坐甲裹粮,师次方屯于柳谷;
恶盈祸满,渠魁已动于《薤歌》。
我则礼不伐丧,义惟示信,俾知去就之理,谕以祸福之机。
其子乃去顺效尤,婴城自固;
我师则奉辞伐罪,鸣鼓而前。
鳞萃翼涉,然犹以之环合;
鼎鱼幕燕,孤垒于是卵危。
攻城之器械云趋,木堑之拓徒麇至。
高楼下瞰,疑鲸蜃以明喷;
飞石交驰,误星辰之夜陨。
守陴者无复得立,入室者徒自偷生。
既无因垒之功,须解长平之瓦
火生于木,信祸发以自贻;
城复于隍,纵深沟而徒尔。
突厥惧威而失叛,智盛力屈以来降。
解涂炭于一城,忽开汤网
光祖宗于七庙,遽献秦囚。
重瞳绝西顾之忧,流沙见东倾之水。
非夫圣人之行化,王者之用师,孰能与于此乎?
若夫化之未敷,政之或缺,则舟中敌国,况其远者乎!
圣人之有作,神之既至,则天下为家,况其迩者乎?
是知将不能立功,依至德而功自辑;
兵不能决胜,仗大义而胜自随。
幸施犬马之劳,实赖皇王之化。
爰旌盛德,特树丰碑。
庶使摧铜柱于炎荒,神功不朽;
燕然于绝塞,鸿业弥光。
其铭曰:
蠢兹高昌,天西一方。
厥族蚁聚,其心犬狂。
地无水草,天多雪霜。
杜绝声教,扰乱边防。
爰自历代,致之度外。
赫赫巨唐,威行绝塞。
伊彼蕃酋,是曰文泰
欣戴尧天,骏奔禹会。
于休圣君,恩隆远人。
封以王爵,列之外臣。
其来也薄,孰为贡珍
其往也厚,礼同国宾
一旦骄慢,恃其地远。
弗倾,逆草不偃。
邀我厚利,遏绝商贩。
拒我诏命,托之疾患。
王赫斯怒,爰整军旅。
桓桓六师,非义弗举。
匪贪货殖,匪拓疆土。
志在问罪,岂曰黩武?
乃命君集,兵柄是执。
爰吊爰伐,非掩非袭。
勿谓遐方,化无不及。
勿谓劳人,功无不立。
王师将至,渠魁自毙。
礼不伐丧,罪无及嗣。
其子智盛,袭爵继位。
婴城向隅,忘我大义。
事不获已,举而伐之。
高楼巨石,平隍塞池。
民尽入室,兵无守陴。
强援不至,孤城日危。
势穷力屈,衔璧而出。
释缚军门,振我戎律。
献俘太庙,庆我王室。
人骇捷音,事光史笔。
非臣之力,乃君之德。
睿算无遗,神功不测。
化茍未敷,萧墙有隙。
道之既至,鬼方必尅。
西域乂安,师人凯旋。
干戈倒载,风教诏宣。
德迈前古,功侔上玄。
刊石纪事,垂千万年。
高昌 唐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
明罚敕法。圣人垂惩恶之道。
命将出军。王者成定乱之德。
故三苗负固。虞帝所以兴师。
鬼方不恭。殷宗所以薄伐。
朕嗣膺景命。君临区夏。
宏大道于四海。推至诚于万类。
凭宗社之灵。藉股肱之力。
亿兆获乂。尉无虞。
建木棘林。山经靡纪之域。
幽都大夏。王会不书之君。
莫不革面内款。屈膝请吏。
袭冠带于魏阙。均征赋于华壤。
高昌曲文泰。犹为不轨。
敢兴异图。事上无忠款之节。
御下逞残忍之志。往经朝谒。
备加恩礼。溪壑难满。
曾无报效。禽兽为心。
遽怀凶狡。诏命之严。
禀承之诚既阙。王人之重。
祗敬之礼亦亏。自隋季道消。
天下沦丧。衣冠之族。
疆埸之人。或寄命诸戎。
或见拘寇手。及中州既定。
皇风远肃。人怀首邱。
途经彼境。皆被囚系。
加之重役。忍苦遐外。
控告无所。又伊吾之右。
波斯以东。职贡不绝。
商旅相继。琛赆遭其寇攘。
道路由其壅塞。又西蕃突厥
战争巳久。朕悯其乱离。
志务安辑。乃立咥利始可汗兄弟。
庶令克复旧土。文泰反道败德。
幸灾好祸。閒谍酋豪。
交乱种落。遂使毡裘之长。
亟动干戈。引弓之人。
重罹涂炭。又焉耆之地。
与之临接。文泰疾其尽节。
轻肆凶威。城池有危亡之忧。
士女婴劫掠之酷。加以虐用其众。
毒被所部。赏罚无章。
内外嗟怨。缮造宫室。
劳役日新。修营舆辇。
僭侈无度。法令深刻。
赋敛烦重。举手动足。
咸罹网罗。畜牧园果。
悉有征税。众力巳尽。
人财巳竭。饥寒总至。
愤叹盈途。比屋连甍。
不胜苛政。故老儿童。
思沾王泽。朕受命上元
为人父母。禁暴之道。
无隔内外。纳隍之虑。
切于寝兴。录其旧款。
仍怀悯念。所以频遣使人。
具申朝旨。勖以为善之规。
示以自新之路。庶知感悟。
无烦师旅。而昏迷遂性。
荒怠不悛。贯盈之衅既稔。
天亡之期巳及。况复文武具僚。
戎狄君长。请倳刃者相属。
怀逐雀者比肩。宜顺夷夏之心。
以申吊伐之典。讨凶渠之多罪。
拯无辜之倒悬。今遣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右屯卫大将军薛万均副总管左屯卫将军薛孤吴儿行军总管武卫将军牛进达等。
董率众军。宏宣庙略。
乘驿进路。同会虏庭。
莫不气夺风云。精贯日月。
援桴怀愤。拔距争先。
良将奋建瓴之威。锐卒效如貔之勇。
冀马燕犀。犹迅雷之震击。
云梯地道。若至神之变化。
以此制敌。事等摧枯。
以此屠城。易于反掌。
然朕矜哀之心。有怀去杀。
胜残之道。无忘好生。
文泰面缚军门。泥首请罪。
特宏焚榇之泽。全其将尽之命。
自馀臣庶。弃恶归诚
并加抚慰。令各安堵。
示以顺逆之理。布兹宽大之德。
如其同恶相济。敢拒王师。
便尽大兵之势。以致上天之罚。
明加晓谕。称朕意焉。